您的位置首页生活百科

古人写信 范文

一、书信开头语      

惠书敬悉,情意拳拳。 接获手书,快慰莫名。 昨得手书,反复读之。   

谕书敬读,不胜欣慰。 拳拳盛意,感莫能言。 顷接手示,甚欣甚慰。   

久不通函,至以为念。 前上一函,谅已入鉴。 喜接来函,伍伍欣慰无量。   

顷奉惠函,谨悉一切。 顷接手示,如见故人。 得书甚慰,千里面目。 

二、结束语      

结尾问候语,是问候受信人安好。      

草率书此,祈恕不恭。 匆此先复,余后再禀。 特此致候,不胜依依。   

临书仓卒,不尽欲言。 谨申数字,用展寸诚。 书不尽意,余言后续。   

诸不具陈。谨申微意。 请长纸短,不尽依依。 言不尽思,再祈珍重。   

日来事忙,恕不多谈。 专此奉复辟。 手此奉复。 敬候回谕。  

三、常用书信套语      

提称语,用在对方称呼后面,表示尊敬——      

父母:膝下、膝前、尊前、道鉴      

长辈:几前、尊前、尊鉴、赐鉴、道鉴      

师长:函文、坛席、讲座、尊鉴、道席、撰席     

平辈:足下、阁下、台鉴、大鉴、惠鉴      

同学:砚右、文几、台鉴      

晚辈:如晤、如面、如握、青览      

女性:慧鉴、妆鉴、芳鉴、淑览   

古人写信 范文

四、祝愿语      

父母:恭请福安、叩请金安      

长辈:恭请崇安、敬请福祉、敬颂颐安      

师长:敬请教安、敬请教祺、敬颂海安      

平辈:顺祝

五、常用的提称语      

提称语是提高称谓的语词,用以表达盼望受信人阅览这封书信之意。  

对长辈:叩禀、敬叩、拜上      

对平辈:谨启陆数、鞠启、手书      

对晚辈:字示、白谕   

古人写信 范文

扩展资料

我国历史文化悠久,是有名的礼仪之邦。人们的社会交往和思想感情交流,大多通过一定的礼仪形式和一定的文化活动方式来进行。在实际生活中,每个人都经常使用到一系列的应用文,如传统的书信、名片、柬贴、启事、题诗题词、对对联等,现代的如电报、传真、特快专递、电子邮件等。这些应用写作包含着丰富的礼仪内容,具有中华民族浓厚的文化色彩。

书信是一种向特定对象传递信息、交流思想感情的应用文书。“信”在古文中有音讯、消息之义,如“阳气极於上,阴信萌乎下。”(扬雄:《太玄经·应》),另外,“信”也有托人所传之言可信的意思,不论是托人捎的口信,还是通过邮差邮递的书信用语言文字向特定对象传递信息和进行思想感情交流的信、

一是有运用文字述说事情原委和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能力。

二是具备相应的书写工具。

三是有人进行传递。

亲笔给亲戚朋友写信,不仅可以传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而且能给受信人以“见字如面”的亲切感;科技不断进步,又相继出现了电话、电报、邮寄录音带、录像带、电子邮件等交流信息的手段,可以预见,未来电子邮件这一新兴的手段会被越来越多的人运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与社会的关系也在进行重新建构,书信的运用除传统用法,即公函私函之外,一个新的发展动向便是原先私函类中因为个人需要而向政府机构、企事业单位、知名学者等个人所发的事务性的信件,这一类信件的使用量逐渐增多,值得注意。腔悉或我们将其称为个人公文。

另外,在古代书信作为主要的通信来源,它不仅仅传达着国与国的文化交流,同时也传递着人们思想的情怀(对家乡父老、对爱人、对朋友...)。还起到了报平安的深层含义。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书信